我是女生,金融海歸,目前月薪40K,說說我在香港的工作心路歷程



29,女,坐標香港,對沖基金交易員,月薪四萬港幣,13月底薪,分紅不定。本文是她分享的一些心路歷程,有感情有職場。



為瞭挑起各位看官的興趣,先普一下我們現在在香港的狀況~



這是來香港的第三年。我一直都在一傢對沖基金,老板是大陸背景的二級市場投資人。來香港以前就拿的這傢公司offer,現在還在。



工作越來越輕松,大傢知道熟能生巧這個道理吧。你在任何一個領域做5年,你就是專才瞭。工作時長9點至6點,中間一小時停盤。收盤以後比較靈活。



有一個小房,月供15000,生活舒適。愛好健身,做飯。哈哈這個再說下去像征婚瞭各位看官誰管你什麼愛好啊好麼...



下面說說香港的大陸勢力和金融行業裡的情況哈。



說回香港的大陸勢力和金融專業細分

先說說香港的大陸勢力吧。這個完全可以套用在任何一二線大城市。在香港基本分為三種背景:



1.港人



2.大陸直接來香港讀書以及之後留下工作的



3.大陸人在西方讀書有一定工作經驗然後來香港工作的



倒著說。第三類,是最吃香的。不論是從小在外國生活,還是十幾歲就去瞭,還是大學在西方國傢讀的,還是後來去美國英國哪兒再鍍研究生金的,你破門先撿到磚瞭。但是,有些磚瓷實,有些不好使,這個要看兩個關鍵因素:



1.亮晃晃的文憑是不是名校給的...這個很直接,但是現實就是這麼骨幹。



2.這個更有話語權,就是你在海外的工作經驗。老實說,這個刷掉一大批同胞。這段後面用本人實例親證。



對瞭,薪水,如果你達到以上兩個條件,你的起薪就是你之前那份海外工作的薪水上浮20%以下。以我自己為例,之前在澳洲年薪4.5萬,當時過來年薪358000港幣...上浮10點吧。這時你的起點已經追平歐美瞭。



第二類,大陸人來香港讀書然後工作的...這個十有八九變港漂瞭。港漂,就跟北漂似的,根據學校和本科還是碩士,起薪小有不同,差的15000吧,好的不到30000(這個還是要好的文憑並且有大陸金融工作背景的)。我的一個同事,比我大5歲,港科技大MBA,上MBA以前有大陸金融分析工作經驗,來我公司起薪23000一個月。(相比我當時進來27500,她比我大5歲)





最後,港人。這裡我說的是港人在香港讀大學然後在香港找工作的,同北京土生土長的北京孩子,一輩子沒離開北京的。一般他們傢庭條件一般,不然直接變成第三類,西方留學工作類。他們比較勤奮,靠工時取勝,愛跳槽,但是不愛承擔責任,多為下屬。薪水月薪20000至30000浮動。低瞭他們跳槽的毛病又來瞭,高瞭,他們隻是幹活,不敢擔責任的人老板不愛給高瞭。我們這裡後臺都是港人,工時比我們長,創造的duty比我們少,不是核心工種。



以上都基本套用於我認識的其他公司,外資行(這裡不是銀行哈,是券商業務和投行)基本為海外背景的攻占瞭,我隻認識一個香港本地人當時畢業就給收進來的...那時候年景真好啊...



由於香港房價稍有和大陸不同,給各位看官一個心理概念吧。



香港的消費比較貴在兩個:房租,交通

房租,如果一套房子,2室,40平米(噗,大傢鄙視瞭),大約17000至22000。有時候15000也行但是那就是地點,環境,什麼都達不瞭標的舊樓瞭。如果分租兩個人,每人接近10000吧包瞭水電。我們現在住的,出租18000一月起吧。



交通也貴一些,每天20吧,公共交通。



其他消費力和北上廣持平。就是誰這麼算來,假設一個人月薪15000,那麼一定要合租,除去房租10000後,消費力相當於北京去掉住房消費後的5000吧。如果北京合租4000一個月,那麼15000的港薪相當於9000人民幣吧。



那如果你一個月40000,那你當然不要和別人合租嘍,那減去20000租金,相當於北京房租後收益20000,那麼加上北京的獨立房租8000,那就基本相當於北京拿28000一個月吧。



各位如果覺得我說的有所偏頗,歡迎討論~



當然,我自己買瞭房子,月供就比房租便宜瞭5000,所以手頭再寬裕一些吧。



金融行業細分



金融業,你對一個公司的投資主要是債券或者股份。每個再成一級市場二級市場。一級市場二集市場都有買方,有賣方。股票買方比如最初期的天使投資,種子期的VC,上市前的PE,甚至cornerstone的各種公募不公募基金,二級市場上的大小mutual fund,Equity fund,包括更多衍生品的hedge fund,等等股票市場賣方呢,比如一些出售小公司調研的第三方機構,比如投行,比如賺傭金的股票經濟業務,還有很多。大體上,持有股份的就是甲方吧,為甲方服務的就是乙方。



我在的是一個私募對沖基金,二級市場中國概念。



開扒自己...

原產北京,85年的白羊座,很有行動力的妹子(85年你還妹紙,你要臉麼還...)父母原產地都不在北京,樓主父母太忙,所以從小和姥姥姥爺在部隊大院長大,比較少和同齡小夥伴玩兒,不太會交流,致使從上初中搬回和父母住,去全新的環境上學(我當時跨區所以沒有小夥伴瞭),都非常的不適應。上瞭初中就比較叛逆,人格分流期,流的哪哪都是找不著北,初中險些沒考上本校高中。我媽讓我這麼一嚇,生怕我三年以後考不上大學,給我送出國的念頭就在她腦子裡紮根瞭。



我對出國簡直是迫不及待。我初高中都在北京外國語,看著身邊很多童鞋出國,我這麼不合群,太盼望有一個新環境治力打造一個新自我瞭(噗)。02年,我媽終於一咬牙給我送一全南半球最古老的教會女校,座標悉尼。



我爸媽是搞技術的知識份子,錢沒多少,那個純真的年代倒是還有一些尊重的...我媽是老一輩海龜,再怎麼捨不得我,還是堅定要我出國。16歲臨走的最後一個晚上,她抱著我哭得沒有睡覺。



上瞭4周的語言就考過瞭,可以上高中瞭。澳洲高中兩年,11,12年級。這個確實仰仗瞭初高中上的外國語學學校。一開始對話基本還是渣吧,每次看鬼妹看Simpson的時候咯咯笑,都隻能半笑半酷的從鼻孔哼出一個哼字...也是醉瞭。



不過我脾氣很倔,倒是從不覺得低人一等。當地一個鬼妹眼睛有斜視,對華人不客氣,對著我喊另一個華人女孩的名字,我就問她你是個你說話呢麼?我怎麼覺得你眼睛我不知道看哪裡呢...



女校,住宿,你們想歪瞭的事情呢,呵呵很容易有的,8起這個來得另起一個小黃樓。不過一對一聊天多瞭,口語就越來越好。



當然你如果學習不好活得再囂張你隻能挨打瞭。老實說我註意力比較愛集中,上課聽講互動,或者一整晚不睡刷課本都沒問題。感謝這兩年讓我有瞭自學的好習慣。



馬上眼看高中要報志願瞭(是的,你們不要以為國外的月亮就是圓的...悉尼是全州大排名第一名給100分,往後類推,也是要報志願的),去讀什麼專業呢?我當時想的是去學化學,一是我化學學得好(即使都是英文的),而是想想以後上個藥廠,坐坐lab, 多cool啊,穿個白大褂,拉一手好風。



我當時有一個關系特別好的同年級男性朋友,我們這個女校的兄弟男校的(都是牛逼傢的孩子啊)。我們倆老是打電話,他不住校,一個人在bondi junction 的公寓樓住,他是南京軍區大院的孩子有時候下學我去找他玩兒。我知道你們想多瞭,不過我倆沒好過,你們有過那種年輕時候真的就是對玩什麼,想什麼逼格比較高而沒有想過談戀愛的時候麼?





我跟他說我想學化學,本來希望他必須碉堡瞭的同意,然後我倆一起考這個專業進去rock and roll, 沒想到他說不好,他說你不就是想證明你牛逼麼,走小眾麼,哥告訴你,你進去就發現一批人都這麼琢磨才進去的,你這智商,牛逼中不算牛逼的,你得進商科,你看不上別的學商的,你才好進去裝牛逼嘛...



唉,可以有呦...於是我就沒節操的速度改瞭從商瞭,為瞭標志我的牛逼(你們盡情鄙視我年輕時「裝逼」的黑歷史吧),我比較矯情的選瞭當時全國唯一有金融專業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當時是這樣的。要分最高的是醫科和actuarial studies就是精算。精算澳洲隻有四個學校收,國立,nsw,MQ,還有一個是墨爾本U吧。這個真的算是商科中的戰鬥機瞭。考進去就是精英瞭,讀出來(有榮譽學位的)更是人中龍鳳瞭,認識三個哥們幹這個的,我在澳洲的時候年薪4萬5,他們已經7萬瞭...



本科當時是沒有金融的,大多是bachelor of commerce 再金融專業,隻有當時國立有bachelor of finance,聲稱是他們一個specialist degree, 你們到現在也應該知道,樓主當時的逼格,看到special這個字已經是深深地陷入瞭...



樓主一路走來,身邊曾經一起開始的多數已經放棄瞭金融這個專業,而走到這裡,又認識瞭一些不同路徑但匯到這裡的朋友。這一路分岔很多,走到今天,圈子裡竟沒有一個老同學瞭。(可能我們學校還是次瞭點吧,我看哥大在這兒能湊出個校友會...)他們當中曾經有人比我更有才華,但是一樣熬不過那個最艱難的時候。



我想我在這個香港金融圈不是一個最typical的故事,因為我從小沒本事做成一個目標性非常強可以削減瞭腦袋的人,現在事業的發展也遇到瞭瓶頸,還有很多一路上能做更好但是沒有的做到的遺憾。



我的故事並不是順風順水,但是這樣我才覺得這是一個值得講的故事。希望你們看瞭各取所需,如果都不需要,希望給正在堅持的小夥伴一點鼓勵,給想要找回曾經專業的你一點勇氣。其實道路有很多,在於走的人。



播回主線,上大學!由於澳洲高考全年算分,這一年都是比較緊張的。在各種熬夜和假麼事事的抽瞭人生唯一的兩根煙表達到位憂鬱和操勞以後,樓主還是順利的考瞭92,在別的洲這分可能渣瞭點,但是在NSW,也算是半個好學生瞭,穩穩高出瞭國立大學金融學士的錄取線。



這裡我要談談關於商業/金融/經濟/統計 這些科目選專業和學位的事情瞭。



這裡我說學位就是bachelor of 什麼什麼,如果是專業,就是 bachelor of ...major 什麼什麼。



一般專業一些的高校(除教學外主要有研究任務的),商學院的規劃是要細分的。拿我們學校做比方:college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就算是ANU(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簡稱) 商學院的統稱吧,下面有四個學院:



school of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



school of economics



school of finance, actuarial studies and applied statistics



school of management



很多人混淆金融和商科的概念。其實金融在整個商學院裡面是非常偏數學計算的,也是為什麼把金融和精算/應用統計放在瞭一起。



可能很多人想的金融嘛,就是告訴你以後券商,投行,銀行,都幹什麼,然後你學瞭就可以進去賺錢錢唄。



我覺得對於學習金融來說,business/economics是基礎,statistics是工具,finance本身是渠道。你的終極目標是資本整合,讓資本以最有效的方式到達一個最需要它並能生產回報的地方。說白瞭,你就是大自然搬運工~





所以,乖,好好學習,財務和經濟不能不練,而統計建模則是最終幫你從其他從業者中提煉出來的好朋友。



如果你是一個還沒有開始邁入金融專業的孩子,(在這裡我隻是說本科的學習,關於金融專業的後期再教育和工作,我後面會再認真談過)讓我稍微不幸一點的告訴你,你在金融專業課上大學的知識有很大的可能性在你工作的前三年中用不到20%。但是如果你發現超過瞭這個,可能你已經覺得倒過來,學的遠不及需要用的瞭。我想這時是你該請客的時候瞭,因為恭喜你,這意味著你可能真的找到瞭一個金融的核心工作。



如果你們有人看不下去瞭希望尋找快速答案,拜托你那我還要不要學金融啊?!這個隻能你等我把這個樓都蓋完再總結瞭。如果沒這個耐心呢,建議放棄。圖找工作容易可以試試財會和business,覺得自己確實身有異骨,人中龍鳳之像呢,絕對可以挑戰一下經濟和精算統計(建議功力不行,拿不到全部前幾的還是自行退下吧)。而金融,呵呵除瞭眼光,從來都要折磨你的耐力。



說幾個不同同學現在的事業發展狀態,事實說事!



A B C,AB都是我的同學,C呢比我小一屆。

如何申請商標台中

最好的,當屬A吧,男,年紀比我大一點,成績不錯,和我持平,平均分保持在credit distingction 左右,英文略不如我。大本畢業以後回上海一段時間,在一傢期貨公司實習,一年後再回到國立讀瞭一個金融管理碩士,後在國內一傢期貨公司當分析師。從未有海外工作經驗,薪水在一萬左右(是的,就是輸在海外工作這)。最近一次聯絡,表示想要離開分析師行業想進企業。哎,分析師的瓶頸算我一個坑,以後我會老老實實回來填的。



B,男,年紀相仿,我覺得比我刻苦,專業挺過硬,CFA竟然明晃晃的在大三就一次考過瞭一級(樓主這個渣大三失敗瞭以後就放棄瞭,這個容後面再起一層)。哥們在重慶生活,有個相愛的女朋友。畢業後在澳首都區找瞭一個類似財務的工作,就是處理處理paperwork聯系客人之類的。因為沒有金融相關,他又惦記自傢女友,一年後就收拾行囊歸國瞭。在重慶一傢小券商幹瞭一年,月薪竟然4千多(剝削階級你們是人麼),他覺得越來越遠離瞭自己金融的目標和夢想,最後放棄,在當地做起瞭服務業當瞭私營老板。



他是我一直的朋友,樓主敬重他的專業才華,從在首都區舍不得他離開,到後來舍不得他就此放棄金融。但是現實就是這麼骨幹,期待和幹勁會在等待中磨損,而你的專業會要求你繼續投資時間精力和夢想,這時你的cost不止是金錢,和你的機會成本,你要付出的,是和傢人的相伴。他和他的初戀姑娘一路走來,從一個好男友,到一個好爸爸。其實通往幸福的路有很多,每個不放棄的小夥伴都值得祝福。



C,比我小一屆,由於他是在首都區讀的高中,考上國立是非常容易的~他本來讀精算,但是一年不到就中途轉換戰場,成為瞭眾多精算轉commerce的學生之一。為瞭提升逼格再休瞭經濟,又休瞭金融,但是逼格有,成績就不太行。現在迷失於各大高校中輾轉,找工作不理想,回國內定位不清晰,讀博分數又不太達標,隻能邊打打工,邊換換學校讀多幾個文憑,走一步算一步。



大學畢業之前,我拿的出手的工作/實習,大約有三個。







一是在大一的時候,承蒙朋友看得起,覺得我英文不錯,介紹我給一傢首都區的旅遊公司打工。說是旅遊公司,不過不是幹帶著他們到處轉轉的美差,我得去給他們在開會的時候做口譯。澳大利亞首都區是澳的政府官邸以及各大政府部委所在地。除此以外還有很多非盈利性的組織,行業協會,以及學術機構。那時候有很多來自中國的政府或者行業團隊來首都區訪問,有些團員會一些簡單的英文對話,但是如果和澳相關部門開會,還是得找外援。我不幸就是這外援品種...前一天接到活兒,就得上網腦補各種專業詞,想在想起來,什麼種植業,建築設計,專利保護法,都腦補過。第二天臨開會前把我從學校接上直奔會場。樓主一貫是個比較不要臉的女漢子,現在想想記得當時也經常手心發汗,緊張的兩眼發黑,前一天睡不著覺。



還有一個是在北京的一個券商營業部。父母的面子,送進去實習。當時我大二放假,專業學的很一般,現在想想那時候的金融在腦子裡全是碎渣渣,完全神龍見首不見尾。那會兒比較喜歡在前臺整整開戶啥的,跟著其他兩個小妹子,混的熟的不得瞭,沒少把彼此本來就沒多少的感情史反復八八。但是還有很多時候要在大戶室裡發發呆,當當小催巴,看看滿眼飛舞的紅紅綠綠表現很專註的樣子。過瞭這麼無聊的兩天,就打算放棄裝逼,在實習的時候看看書,然後把從業資格給考瞭,也還能算是辦瞭件事兒。



再有一個就比較牛逼瞭。那時候我有一個大哥哥(不是親生的計生辦撒手),比我大10歲吧。你們都知道的,七零後是騎上電商快馬的一代。是的,我這哥也騎上瞭。他在美國當時正在談合作,美國那邊有一個合作方在一個小城鎮有一傢自己的公司,做個人投資咨詢的。我這哥可能是也想我以後能幫到他,可能更是想幫助我,就安排我去他這個合作方的投資咨詢公司上半個月班然後看我願不願意留在美國。





這一步我感覺有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節奏。在還有半年就畢業的07年夏天,我一個人跑到美國Missouri去實習。雖然是個很小的傢族辦公室,但是老板實打實的把我當成瞭自己人。他對我的專業要求很嚴,總會給我佈置課後讀物(雖然下班後我都是和他太太一起體驗當地美食民風完全沒有時間),每天教我新的事情,帶我去見他schedule裡的每一個客人,校長,醫生,政府大秘,和我討論我事業和學習未來的發展。他的太太則抓緊一切我的剩餘時間帶我去特別美好的餐廳,去買精美的東西,去當地的大學。他們和一些有良好教育的中產美國人一樣,關註健康,熱愛傢庭,樂善好施。他們善良,美好,在他們所有的言行之中。



我和他們共度瞭我在國外最美好的時光,以致於臨走的時候我和他太太竟然都哭瞭。他們希望我半年以後畢業就回來,不論是在那裡繼續上研究生,或者就在公司裡做事。



而今時今刻,一晃7年多,他們的一對兒女已經離開瞭傢,開始瞭他們的大學生活。我依舊記得清清楚楚他們夫妻的容貌,他太太第一次見我時穿的鵝黃色裙子,他們領養的phoenix是一隻火災中幸存的狗狗,記得他們兩個孩子的生日,記得我們一起看的電影,甚至記得起我們一起吃過的五六傢餐廳的佈置。現在想到,心中依舊對他們充滿感謝,一個遙遠的傢庭對我的歡迎,幫助和肯定。



其實整個周末樓主都在想到底要不要把我的故事用最真實的版本呈現出來,還是一個精簡的“職場”故事。人生走的每一步,即便是事業的選擇,選擇的終究也是一種生活狀態,而考量的因素也絕不會隻有事業。



樓主也有黑歷史。是的,黑到我足以在情感或者極品標簽下面開一個樓完爆這個貼的點擊率。我沒勇氣在情感開樓,想象需要面對一大波金光聖母辯白自己已經覺得很無力。但是考慮瞭一個周末,還是決定就在這個故事裡把全部都碼出來,希望保留這個帖子一貫真實,中肯,有信息量,充滿正能量的風格。(喂!黑故事也可以有正能量的好吧,你們得註意往犄角旮旯裡面找嘛~)





從美國回來,我赤裸裸的陷入瞭深深的抑鬱癥。







那時我體重急降,到達瞭我初中前的水平。我反復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證明這不是一個由我人腦臆想出來的完全如夢境般的世界。如何證明這個世界是真實的。(誰知道幾年後會有一個叫inception的電影教給你這世上有種東西叫陀螺呢)



很抱歉,那時候沒有一個電影叫inception,而我的癥狀就是85%雷同女主角。任何試圖證明他們的真實的人,都被我認為是我的腦子制造瞭這些人說這些話讓我相信這是真實的不真實。從開始和M的討論(M是貼主的男票,澳洲土著),到去看心理醫生他被我說到啞口無言隻剩我喃喃自語。我真的受不瞭瞭,我太想知道真實,而證明真實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從夢裡醒來。...就是死掉。







當然,沒死。







當我意識到我的妄想癥和求知欲已經嚴重威脅到生命時,樓主禪定二日,終於憑借其強大的精神智力(噗)成功攻克瞭這個哲學,宇宙,宗教難題:世界是否是真實的。







之後想起那時,我想我發病(神經病)的原因有幾個:







1.吃的太少。



2.快畢業瞭,最後一學期overload5科,火力全開,壓力過大。



3.這個我要說說我在澳大利亞的孤獨感。幾乎所有住在首都區的華人都覺得這是一個會把人活活悶死的地方,除瞭去電影院,你的娛樂生活基本靠網。購物5點關門,電視4個頻道,卡拉OK兩傢,城鄉結合部水準。但是這些浮雲樓主都扛住瞭。我的孤獨,來自於人。







M和我當時已經交往3年。就像之前說的,他來自一個海邊的澳大利亞鄉村小鎮,對中國女人的認知停留在臥虎藏龍裡的章子怡。而我的傢庭在北京的部隊大院裡,由於父母從小到哪裡都會把我帶著,也算是見過一些市面。









我對於M來說,是大世界,豐富,神秘,但是有時候殘酷而現實。而M對於我來說,是片草原,溫柔,包容,空蕩,任我隨意做自己。我們非常close,彼此有很大的依賴。我是一個在愛情裡比較理智的人(噗,看你到後面怎麼吹),雖然他是我第一個男朋友,我還是可以看到我們間的問題:往大瞭說,是人生觀價值觀不和諧,而在生活裡,就是讓你無處遁形的孤獨感。







隻是上面提到所有的有關孤獨,在那個時刻,我都沒有好好的思考過。我把這些都歸作homesick,對姥姥姥爺爸爸媽媽的思念。如果那時我有考慮過這種每日縈繞的孤獨感來自於草原馳騁的自由,或者無處傾訴夢想的痛苦,或者因為愛和不舍而努力的遷就,也許M和我的故事會有更平和一點的結局。







2007年底,我在去美國,回北京工作和留在學校再讀碩士之中,選擇瞭最後一個。很多年後看來,這是我有關學業,做的最後一個也是最正確的決定。







樓主成瞭為數不多的堅持下來拿著bachelor of finance畢業的學生瞭。雖然後兩年平均分達到70,但是金融整個在樓主腦子裡還是零零落落的不成體系。







在master of finance, master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和金融本科的榮譽學士學位裡,我能選的隻有可能是前兩個:優秀但並不數一數二的成績,沒有幫我拿到榮譽學位的邀請函。







如果可以給小夥伴兒們一個建議,那就是選碩士的原則:學校硬;時間短;到手科目平均分高;以及盡量以實用為主。







如果留在當地,特別是進大企業,榮譽學士學位還是有優勢的。但是回國就沒幾個土人認得這個牛逼的東西瞭。







樓主由於已經不錯的金融本科背景,在碩士的一年裡幾乎稱王稱霸。投資學的project,別人9到10個人的通力合作幾個月,樓主小組3人,一個字沒讓另外兩個寫也拿瞭全班前五。不論是復雜的衍生品定價,還是收購案例論文,金融在這一年瞬間make perfect sense。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本好書,讀第二遍,你總有新收獲。







樓主在那一年的造化不止於此。

台中商標申請代辦





每天早上的跑步,近乎嚴苛的飲食,在半年裡讓樓主又瘦瞭將近10公斤。







養長瞭頭發,帶上瞭牙套,尋找到自己的風格,我已經不再是之前糾結於逼格和宇宙問題古怪但是有些扭曲的女孩子瞭,而更貼近那個照片裡的女孩,一個笑容溫暖,樂於交流,追求美好的萌妹子。在那一年,我對自己專業,外貌,毅力的信心都同時飆高到瞭峰值。我想,我的青春找不到北的叛逆期,在那一年結束瞭。我碎片一般的人格,終於找到瞭主線任務,和諧的統一成瞭23歲以後的我自己。









沒有想過,08年的海嘯就在我最滿意自己的時候這麼說來就來瞭。







由於對自己專業太有自信瞭(請觀眾原諒一個畢業生的無知吧),碩士畢業後的最初,我的眼光全部鎖在大企業的graduate program上。我的resume是經過學校老師改過的,我的成績可圈可點,我有在美國投資咨詢和中國券商營業部的實習經驗,我和M怎麼說也交往瞭4年,英文交流總也能讓人接受吧,但是,現實就是,我每一個工作申請都石沉大海。







今天反過來想,這貌似的競爭力,其實有著不少問題。首先,我的目標就選台中商標註冊查詢錯瞭。大公司的graduate program在大蕭條的時候是最先被截流的。graduate program本身是公司為以後人力資本的投資。學生進去,2年內是投放不出產能的。現實確實是這樣,許多audit和投行那年停止瞭graduate program的招聘,還有不少連之前招好的都賠錢退掉瞭。







再者是我的工作經驗都屬海外,並且和首都區(悉尼)產業不匹配。首都區以行政法務科研為主,根本和金融投資絲毫不搭邊。少之又少的金融服務類公司,會把招聘任務外包給獵頭,而我那時候完全還沒有意識去和獵頭公關。







第三個,這個就是硬傷瞭。海嘯掀的就是你們搞金融的,市場沒錢賺,你能有飯吃?







2008年底,我考完所有科目期末後的一個月,金融危機進入瞭最殘酷的階段,曾經實習的美國投資咨詢公司,也面臨倒閉的風險。一切與金融相關都百廢待興,我的求職信也像石頭投進湖裡,一去不復返。





人還要過,飯還要吃。我決定去打工,邊賺錢邊繼續投簡歷。







要找合理合法打工賺快錢的途徑,沒錯,casino。







M(帖主男票,澳洲土著)的一個同事(當時他在國防部實習)曾經在casino做他們監控組的老大,M順著關系,幫我介紹進瞭賭場。面試我的是負責VIP管理的經理,她看上去專業,性感,一面就把我收瞭,讓我在前臺負責一切和客人相關的文職。







不得不說,後面的十幾層樓,可能要暫時性的跑題瞭。從這裡開始,樓主要把之前說過的黑歷史的坑給填瞭。(觀眾是不是都等不及瞭...)







柄著對圍觀群眾認真負責的態度,樓主下面故事的主要情節:一個有男朋友的樓主和一個有女朋友的男人相愛的滿城風雨最後私奔的故事...







在我在casino前臺工作後的第三個月,來過一個男孩子。他對我的印象是文靜,纖瘦,傻傻的,帶個牙套。而我對他的印象是,抱歉,我真的不記得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瞭。







後來他告訴我,那第一次見面是他來賭場面試。幾天以後,經理把他介紹給我:這是A,新同事,以後做我們的晚班。







這時候我才認真打量過他,黑西裝的制服,華人,1米8幾,身材高,結實勻稱,濃濃的眉毛,內雙眼皮,長得很正氣,沒有一丁點的壞。



A不是我train的。我負責前臺白班,工作內容主要以接撥所有打來casino的外線為主,以及data entry和負責伺候所有晚8點前來消費的VIP們。雖然我當時已經是獨當一面的老員工,很多新人培訓都會由我來帶,但是A的培訓卻沒有一節是我做的。所以在他正式開始接我晚班的時候,我基本對他還一無所知。







我們交班的時間是15分鐘。他7:45來,我8點離開。我最初對他的好印象是他從來不遲到,在其他接班的小夥伴匆匆忙忙趕在8點跑上來的時候,他總是45以前就從從容容的走過來。幾個月中,我們的交流就僅限於這每天交班的15分鐘。



A是天秤座。也確實有天秤座的氣質,優雅,得體,充滿神秘感。和他的交談,他從不談的很深,總是懂得分寸,所以很抱歉,三個月下來,我們還不真正算是朋友。他告訴我他也是ANU(國立,和我一個大學)畢業,和我同一屆,但他讀的是財務。在我讀碩士的時候,他拿瞭榮譽學士學位。這裡我著實驚詫瞭一下。請原諒我對榮譽學士的執念,可能是因為即便傲嬌的我自己也拿不到榮譽邀請函的緣故,再怎麼說葡萄是酸的,樓主在心裡也還是弱弱的仰慕。







但是當時的現狀是,兩個“高材生”,都被困在這casino的前臺瞭。我們隻有尷尬的相視一笑,對彼此說:放心吧,面包工作都會有的。







可能有小夥伴覺得奇怪,為什麼要那麼執著在首都區找工作。確實,幾乎所有和樓主一起畢業的華人,都回國瞭。但是樓主有男朋友記得麼?M當時拿到瞭經濟學的榮譽學士邀請函(又是樓主對榮譽的執念),國立的經濟是非常牛逼專業,榮譽學位是進學術或者入政府的通行證。







但是這麼牛逼的證書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到瞭09年5月份,我在casino打工的第6個月,M赤裸裸的廢掉瞭一門學課,而且不止他,他們一起讀經濟榮譽學位的三個人,隻有一個勉強拿瞭pass。







老實說這是一個挺沉重的打擊。M是我留在首都區沒有回國不是唯一但接近唯一的原因。那時的我已經離開傢7年多瞭,就像很多有著良好願景的留學筒子一樣,原本想的大本畢業就走,拖到瞭研究生,又拖到瞭找工作。姥姥姥爺年紀越來越大,回傢總是那麼近卻又那麼遠。







M覺得很抱歉。不說這個會讓他的tran 很不好看,而是這就意味著他要再多加半年才能畢業。他一直比較怕我,更怕我父母,對於他來說我這個大世界的女孩兒和他在一起是很不容易的,他努力希望達到我們全傢人的預期,但是我爸媽還是不能理解是什麼讓他竟然可以廢課。即使我沒有做討人厭的傳話筒,必須承認我還是有一些失望的。







A從來沒有問過我有沒有男朋友,他是那種說話做事不會唐突的人,有次看到過M來接我下班,他就明白瞭。我也從來沒有想對他掩飾任何事情(從他第一次看到我我就沒有化妝..),在我看來他就像一個哥哥(比我大兩歲不到),是我認識的唯一和我一樣專業過硬,執著於首都區不回國,但就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我對他傾訴求職的挫敗感,對未來不確定的焦慮,還有負擔我和M生活開支的疲憊。







也許他都沒有意識到他給瞭我很大的鼓勵。心中有著鴻鵠安知燕雀之志的樓主,隻能聽得進比自己牛逼的人的勸啊。他告訴我他的榮譽學位讀的也是天旋地轉,成日熬夜趕論文,他女朋友出門打工,她回來他還在讀書。







是的,小夥伴兒們我也聽到瞭女朋友這三個字。當然,我並不吃驚,你見過沒有女朋友的帥哥,有這麼靠譜的麼?



雖然A隻是簡單透露過一兩次,我也大概知道瞭他女朋友的為人。她應該是個很能吃苦的女孩(不得不說樓主身體不好,又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可以一口氣打很多份工,有點像紮根黃土能夠為生活拼搏的那種人,完全不像樓主一樣傲嬌成性。單憑這一點,我就對他的女朋友有著一種好感(別噴我好麼),覺得自己也應該像她學習,像她當時對A一樣,好好打工陪M把榮譽學士讀完。







說說樓主那時的狀態吧。樓主167,穿衣顯瘦,其實有肉。臉樣子你們在3樓看見瞭,那時候比照片更年輕俏皮一點。嚴重的淚點笑點雙低,好聊,拒絕承認作,但是確實傲嬌的厲害。







上班基本不化妝,黑西裝制服加馬尾。牙套妹。出街一般化化妝,不時會被搭訕調戲(這個真的是因為樓主長瞭一張無公害氣場很弱的臉),但是樓主從來都拿M當擋箭牌,不是那麼容易上手的!







樓主和A,還有一個共同的同事,我們叫他G吧,G算是ABC,是帥哥(類似潘瑋柏的帥吧),也比樓主大,有一群中國朋友,在首都區我們那一屆算是頗為風雲。由於G是樓主一手培訓的,當時算是樓主的好基友。







G開始把樓主介紹給G的華人朋友,不時的拖著樓主參加他朋友圈裡的殺人遊戲。(現在想起來樓主的好基友註定都是摩羯男啊!真的是那種什麼都能聊完全混跡在一起卻不會動心的好品種啊!)







A則完全不和我們出去玩,他和我的交集基本還是那交接班的15分鐘。雖然樓主是千年傲嬌精,但是喜歡看熱血漫畫,戰爭電影,打射擊遊戲,聊政治經濟,對男生基本免疫(樓主算是那種非常不容易心動而且感情很被動的女生)。







A和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聊到瞭日本漫畫,簡直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話題之門。one piece, hunter hunter, 棋魂,封神,一些給瞭我巨大觸動的熱血漫畫,從來無法和M分享的感動,終於有A可以回應。他推薦我看的電影,比如第9區,也是分分鐘復合我的口味,每次我激動的談著電影細節的時候,他總是望住我的張牙舞爪,然後報以一個微笑。







即便這樣,我們認識5個月,天地良心,我都沒有多想過我們間的什麼。







就像曾經說的,M是片草原,包容,給你足夠的自由。樓主對他即使生氣,發脾氣,罵他,他也從來沒有還過一句嘴。上碩士時有一次M把樓主的攪拌機弄壞瞭,不懂事的樓主把他大罵一頓,想起那是媽媽買瞭帶過來的仿佛看到她舍不得我的樣子樓主就充滿瞭怨念(現在想想多可氣的霸王邏輯)。我一氣發泄完瞭,很久以後才發現M竟然不見瞭。從晚上八點到凌晨一點,完全失蹤一般。樓主終於瘋瞭,叫瞭鄰居兩個妹子,滿校園的找卻一個影子不見。我們實在找不到回瞭傢中,坐在床上像被抽瞭筋的小白龍,完全不知道怎麼辦,兩眼發直又傻坐瞭一個小時,終於凌晨四點,房門一響,M進來瞭。當時的我不知道要氣要罵還是要道歉,他就從身後拿瞭一束路邊采的野花,樓主心裡吃瞭五味草一般,一下子就哭瞭。兩個妹子一聲長嘆,拍拍我倆肩膀,看看表,也是醉瞭。







其實M和我快樂的時光有很多。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過相依為命的男朋友,完全離開傢裡,經濟獨立,相互依存。認識他以前沒有那麼喜歡大自然,也沒有那麼多安全感。如果說M和樓主之間有多大的矛盾,或者不開心,並沒有。樓主有的是揮之不去的孤獨,M則是為瞭我而改變瞭自己的壓抑吧。





6月,我的求職還是沒有回音,但是我仍然沒有放棄。casino人員流動大,領導把我提升成VIP經理,在周末最忙的日子裡和customer service 的組員一起伺候VIP們。這讓我和A的交集一下每周六多瞭6小時,晚上7點到早上2點。我被告知賭場要組織無厘頭的活動,Hawaii 周,要我們穿夏威夷風格上崗。我說真的麼?他們告訴我真的啊,我們都會穿,你也得穿哦!







周六晚上,當我化好妝,穿著coconut bra和草裙(因為我是唯一在gaming floor伺候VIP的,所以一定要以身作則和主題無縫銜接啊)出現在前臺的時候,這幫焚蛋,竟然全還給老娘穿的黑西裝制服!他們見到我都笑瞭,都說好看的很,但是都笑瞭。隻有A,幾乎直直的盯著我。我一臉無辜,完全被放鴿子的心情,A不換裝這個我早預料到瞭,他從來就走那種酷酷的懶得配合你們的路線,但是別人,拜托你們,說到做到啊!







好在群眾一致好評,老板們見到這麼配合的傻妮子興奮的不得瞭,恨不得當場給我發個愛黨敬業的勛章,讓我千萬不要換,我才覺得沒有那麼尷尬,走瞭兩趟gaming floor,和一些重要客人打瞭招呼,氣氛倒也活躍起來。







G看到我這樣,主動幫我扛瞭club的業務(本來我還要照看樓上的club),他是個很considerate的人,十有八九怕我穿這樣在club出狀況。照顧瞭下gaming floor,G就傳話告訴我,A在前臺叫我過去。







我見到A,他已經沒有那麼直直的望著我瞭,他笑瞭下,說怕我出事,讓我上來前臺幫他。這裡樓主得說,樓主不是空膛穿的coconut bra啊,怎麼這麼多人覺得我要出事的節奏!樓主的coconut下面是有米黃色緊身衣的!







那晚上我們聊瞭很多,聊的主題不過那些,但是我覺得A看我有些不一樣瞭,說不上來什麼不同,可能就是以前更像一個哥哥,和他談話總是覺得他妥妥的。那天以後有時候有點靦腆,有時候又呆呆的,神遊東海的意思。







樓主感情被動,看上去萌蠢,但是樓主不是傻子...後來的A告訴我,那是他第二次為我動心。第一次因為他知道沒有希望,已經在兩個以月前把自己對我的喜歡澆滅瞭。







鼻子靈的小夥伴肯定聞到瞭什麼味道,但是現實不是我們丟掉節操就坡下驢。在A心裡,這次心動無非和上次的結果一樣,無疾而終。生活還要繼續,對我的喜歡他並不想表現出來。而我感覺到他一點點眼神的不同,害怕我們的關系會越來越難以控制,也速度進入防守狀態。於是我們談話的內容會讓你們rather disappointed,兩人像漂白一樣常說到自己和另一半生活的好:他說他和女朋友買瞭房子(你沒聽錯!他們買瞭房子!),買瞭音響,有一天逛街又買瞭狗。我說我和M安排好瞭月底去日本,給他看我做的功課,要去吃什麼,玩兒什麼。







6月底,我和M一起去瞭日本。那時的M雖然覺得不甘心,但是已經決定放棄繼續為榮譽學士的拼搏,打算找工作瞭。在專卜愛情的地主神社,有兩塊大石頭,相傳如果兩人從兩端閉著眼睛向對方走去能夠走到一起,他們就會永遠相愛。他說我們也走吧,我說好。之後M又求個簽,是個下簽,我安慰他沒關系啊走石頭我們都走到一起瞭。隻是我沒告訴他的是,我作弊瞭,中間的一段,我是睜著眼睛的。







整個在日本的行程,我都有一種預感,M會和我求婚。終於,在我們住宿高野山佛院的那天晚飯,他在我們榻榻米的內室跪瞭下來,緊張的發抖。我說完yes,哇的就哭瞭,不是激動的,是我真的想哭。







我沒有想過拒絕他,真的,也沒有理由。我們生活瞭4年多,他對我百般遷就。但是在他說完那些話的之前我心中默念瞭一百個不要,還是沮喪的覺得逃不掉瞭。我就是覺得這個求婚情節不對,可能在人多的地方會更浪漫,可能地點不對,應該在餐廳裡吧,時間不對,可能早上心情更好頭腦會不會更少雜念?但是即便這樣難受到胃裡不舒服臉淚流下來,也沒想過,會不會是人不對。







從日本回到首都區,casino的小夥伴們都說想死我瞭。G跟我說我們一個同事的歡送一直Hold著等我回來,讓我定個合適我的時間。A見到我也特別開心,我激動的把路上的見聞告訴他,而他也激動的要我一定盡快把我照的照片帶給他看。至於訂婚,鬼妹們一口一個oh my god, 都是幸福的要暈倒的表情,G則是淡淡的恭喜,A,我的印象是,他什麼也沒有說。







除瞭手上多瞭的鉆戒,一切好像都沒有改變。還好,都沒有改變。



END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ksi604w2a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